鶴管———石化裝卸的核心裝備
時間:2025-09-02 來源:和昌機械 點擊數:
一、基本定義與行業定位
鶴管(又稱裝卸臂)是一種用于石油、化工、物流等領域的關鍵流體傳輸設備,主要承擔槽車、儲罐的液態或氣態介質(如原油、柴油、液化氣及有毒化工品)的裝卸任務。其設計需滿足耐腐蝕、防泄漏、高適應性等要求,適用于火車、汽車槽車的敞開式或密閉式裝卸場景,尤其在易燃易爆介質處理中不可或缺。
二、核心結構與工作原理
1. 機械構成:
管道系統:主體采用不銹鋼或襯四氟材料,內壁增加四氟乙烯層增強防腐性,耐受酸堿及高溫介質。
旋轉接頭:連接內臂、外臂與垂管,實現多自由度轉動。新型智能旋轉接頭將蝸輪蝸桿一體化,減少裝配公差,提高旋轉精度。
驅動單元:傳統手動操作逐步升級為氣動或液壓驅動。例如全自動氣動鶴管通過氣動電機、絲桿和支撐柱協同調節高度,結合氣缸平衡系統提升穩定性。
2. 工作流程:
通過重力與壓力協同驅動流體,垂管深入槽罐液面以下,減少介質暴露。密閉式鶴管增設氮封系統或平衡管,抑制揮發氣體外泄,實現環保作業。
三、核心功能與安全特性
1. 安全防護:
防泄漏設計:垂管深入液下裝卸,泄漏介質被槽內液體吸收,避免空氣接觸;雙密封裝置(如半環密封墊)減少摩擦磨損導致的密封失效。
防靜電機制:液下作業降低易燃液體的靜電位,抑制靜電積聚,防止爆炸事故。
2. 效率與適應性:
垂管可隨槽車移動自動調整位置(隨動技術),支持10–20米范圍伸縮;多軸轉動結構適應不同車型的裝卸口。
如AL1402型鶴管兼容原油、水煤漿等多樣介質,適用于棧橋、碼頭等場景。
四、技術創新與發展趨勢
近年鶴管技術向智能化、高可靠性演進:
自動化升級:和昌機械自主研發的全自動智能鶴管通過伺服電機協同,實現垂管位置與高度的自主調節,提升作業靈活性。
結構優化:和昌機械專利設計,通過水平、縱向三軸聯動,實現360°旋轉與多角度伸縮,覆蓋半徑提升50%,尤其適合港口、化工廠等空間受限場景。
一鍵操作:通過中控平臺預設參數,完成管道伸縮、角度調節、閥門啟閉等動作,減少人工干預。我們公司研發的智能鶴管一鍵操作,可節省80%操作人力,單次裝車時間縮短至傳統設備的1/3。
總結
作為石化物流的“安全橋梁”,鶴管以動態適應性和多重防護機制保障高危介質高效轉運。未來隨著氣動自動化、結構輕量化及密封技術的持續突破,鶴管將在降低人工風險、提升裝卸精度方面發揮更大價值。